言語所反映的內心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你知道麼。〔不服原文作跌倒〕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麼.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纔污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喫飯、那卻不污穢人。」(馬太福音15:10﹣20)

 

大家嘗試諗下,你身邊的朋友最常談及既話題係咩?係功課、測驗?係準備去邊度玩?係邊度有好野食?政治局勢?娛樂新聞?有咩戲、劇集好睇?最新既衫、手袋?定係愛情問題?人生道理?或者係身邊朋友既是是非非?大家又可以諗諗,你自己常常掛在口邊既話題又係咩?你與別人分享最多又係咩?

 

其實人很有趣。我們的內心充滿咩,自然就會從言語行為中表達出自己係一個點既人。有時可能行為還可以隱藏,但說話卻是不能(當然過程需要一段長時間既了解,先唔會有偏見)。但係一個IT人,自然講好多關於電腦既事;一個熱愛音樂既人,自然會分享對音樂的疑問或熱情;一個注重學業成績的人,自然會不斷將有關學業既事掛在口邊。好多時候,我地唔需要刻意,身邊的人都能夠睇到我地係一個點既人(當然,如果只係聽返黎既野同不實既評論只會產生偏見,但呢篇文章重點不在於偏見)。

但作為基督徒的你又怎樣?你的內心所充滿既又係咩?係咪經文中提及的種種污穢?呢一種既污穢,唔單只影響你自己,仲會影響別人。而響CCF當中的你,你有無被神的說話同真理去充滿?你知道我們CCF的異象是去傳揚一個完整而悔改的福音、促進弟兄姊妹互相關顧讓他們更親近神嘛?(其實succf.org.au網頁有寫)

 

特別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地日常既敬拜、禱告生活裡面,我地所講既係咪同我地既內心一致?小組查經、教會、崇拜、FM、唱詩可能我地會識得講好多好好聽既說話,但係當呢一D既聚會完結既時候,我地又會唔會做返一個無神響心中既自己?

 

「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 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麼。」(雅各書3:8﹣11)

 

雅各書裡面提醒我地基督徒,頌讚的口與咒詛的口係應該分開。當然,我自己也會經常語無倫次、我亦覺得唔係要24小時都講有關神既野先算係基督徒。但係值得去問一問自己,神同你既關系對你既生命有幾重要?定你只係一個打卡既基督徒,真真正正「按時候」結果子?響今年的祈禱當中我不斷見到自己既罪已及不足。比較一下親近神、祈禱vs同人吹水既時間;比較一下講造就人既說話vs八掛;比較一下談論別人既缺點vs真正了解幫助對方並支持對方、一同成長;比較一下自大、吹噓vs響神面前謙卑認罪,我就發現自己有好多需要認罪同對付既地方。但願弟兄姊妹間能彼此提醒、彼此造就、多禱告、多分享神的甘甜,以致我地可以成為一個內心、行為、說話都一致的基督徒。更加希望能夠實踐團訓「凡我所行的,都是為了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你要以宣讀、勸勉、教導為念、直等到我來。」(提摩太前書4:12﹣13)

 

In Christ

Evan

 

 

不要讓你愛的人成為你的偶像

我爸爸因為婚外情,在從搬離家中兩年後,單方面跟媽媽離婚。

 

爸爸曾經是很忠心服侍和愛主的人。他在神的裡面的時候,有一顆為神的事火熱的心,在教會中除了作牧養的以外,更會在崇拜中作教導的;他追求神的渴慕使他讀很多不同的書籍和神學課程……在我眼中、在其他人眼中,除了「神的僕人」外,我不懂如何形容當時的爸爸。但後來爸爸工作愈來愈忙,漸漸不再讀經,不再祈禱,不再去教會,不再親近神;而媽媽也是如此。

現在我和媽媽回轉了,她說:「我和你爸爸的婚姻今天會走到這樣的境況,我也有責任:在我們的關係裡,我很愛你爸爸,但我愛他、重視他、仰望他,甚至到一個愛他多於我愛主的地步,以至他成了我生命中的偶像,以至他不知不覺在我生命裡比神更重要,以至當他遠離神的時候,我沒有盡妻子的責任把他挽回, 到最後我們一家因為這樣而離開神。」

 

「 同樣,你們做妻子的,要服從自己的丈夫。這樣,即使有不肯信從這話語的丈夫,他們也會被感化過來,不是因著妻子的話語,而是因著妻子的品行,  因為看見了你們懷有敬畏之心的貞潔品行。  」 (彼得前書3:1﹣2)

 

就如之前驛站中的一篇「RE:基督徒愛情觀」裡的筆者提到:「聖經中的婚姻觀是很特別的,因為婚姻預表了耶穌基督與教會聯合。簡單說明,就是耶穌基督是丈夫,他的教會是妻子。」既然夫妻二人的關係是基督跟教會的聯合,即妻子要像教會順服基督般去順服丈夫,所以這關係中順服的原則乃是順服基督。經文彼得前書3:1﹣2之後繼續教導我們的是,若有不聽道的丈夫,妻子應用品行讓丈夫看見她的敬虔,叫他被感化過來……可見妻子雖對不信的丈夫的順服,前題亦是以基督為本,以她的生活見證去把丈夫領到神面前,實質是在家中為神作傳福音、得人的工作。可見在婚姻裡,這順服的根基在於順服基督,而並不是向著單單一人。

 

一段關係裡,不管是親情、愛情或是友情,我們會很在意一個人,我們會放這人在生命中很高的位置。這個人可能是我們深愛的,可能是我們尊敬的,可能是我們視作榜樣的。但作為基督徒,千萬要小心,不要讓這個人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偶像。筆者在這裡想指出的偶像不是指拜假神或追星,而是跟我們很親近的人:當這些人在我們生命的位置比神高的時候,我們愛他們比神深,他們便成我們的偶像了。

 

縱使兩人的關係是在神的裡面建立的,倘若這個生命的順位出錯的話, 我們就很易遠離神。因為一個人不管在人的眼裡有多「屬靈」,他也有軟弱跌倒的時候。如果我們仰望的是人而不是神,當我們仰望的人跌倒時,我們也很容易因著對他的失望而跟著動搖;我們的信心只應建基在神的裡面才會鞏固。

 

弟兄姊妹在主裡的關係也同樣如此!我們的屬靈生命裡,一定有人在身邊帶領我們成長,在事奉中教導我們,我們也許在他們身上看到基督的樣式。可是,我們要仰望的,是神!不是這些屬靈長輩!他們的事奉有我們值得學習之處嗎?他們的生命彰顯神的榮耀嗎?這全因他們活出的是基督的樣式,他們被神使用的器皿。不錯,他們的生活見證可以成為我們屬靈生命中的榜樣和提醒,但要切記, 他們絕不可作為我們屬靈生命中仰望的首位!

 

「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神,名為忌邪者。」 (出埃及記34:14)

 

我們的神是忌邪的神,祂不容許我們生命中有別的偶像取代他的位置。因此要定清我們生命的順位,不要讓我們愛或敬重的人成為我們的偶像。 我們仰望的對像只有一位﹣就是神。

 

In Christ

Gloria

 

 

得救見證 (Don’t think yesterday! This is the past!) by 亞成

 決志信主:

雖然我並非生於「基督教」家庭,但我成長於教會背景的學校。在我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班主任(陳老師)突然放下教學的工作,帶領全班同學禱告。她說話的內容,自己差不多忘記了,但印象中,她禱告的內容很感動;因為我流下眼淚,是至今我唯一一次為主耶穌流下的眼淚。最後,班主任(陳老師)說:「如果你們接受主耶穌便在一張紙上打一個記號,我便打了一個記號。」我站在天路歷程的起跑線。

 

天路歷程的第一步:

當然,小學三年級的我,很快便忘記了「打了一個記號」是代表甚麼意思。其間,自己因為親人的緣故而多了接觸佛教;自己甚至戴上佛教的靈符。如是者,多年過去了。到了初中階段,有一次,親人帶我到佛堂,一位佛教憎人向我的親人表示自己並不信佛教。我望著他表示:「你說的是。」當時,我的親人非常驚奇地問我:「你為何不是信佛?但你又為何戴上佛教的靈符?」我當時不知如何回應這問題,但我放在心上。到了高中階段,一位中學老師(黃Sir)邀請我返教會,我便踏入教會的大門。不久,我因為面對困難而選擇找尋上帝幫助,我自己禱告接受主耶穌;也除下佛教的靈符。突然,我想起了小學三年級時「打了一個記號」。無論上帝的靈何時在我身上,那刻所肯定是「我成為『天路客』」。

 

深刻的經文(天路上):

在約翰福音第三章,有一段耶穌教導「尼哥德慕(尼哥底母─Nicodemus)」的事。至今,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反而是「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神的國。尼哥德慕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約3:3-4)」因為這個「重生」兩個字(即是「再黎過」),是我天路上絕處逢生的記號,也是我活著的盼望。

 

與家人關係的破裂:

返教會後不久,困難便開始來;真是來得很快。家人的決定,往往是考慮下一代,但又輕視下一代的想法。無論自己如何解釋,家人總是不接受;我真係很想上帝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透露出來,讓家人知道。我無奈地接受家人的決定,自己準備獨自的生活。我內心向上帝說一句:「我不是一個只看利益的人。」在面對與家人關係破裂的時候,或許有一點安慰,就是我帶領第一位信主的人;這是我的母親。只是她今天喜歡佛教,幸好她只是知識的追求。開始獨自生活的第一個晚上,當我放工回家,我向上帝說:「從今開始,只有祢陪伴我渡過。與家人關係是否沒有轉彎的地步?」

 

學業的停滯:

返教會後不久,不單面對家人關係的破裂,還面對學業的停滯。一直以來,自己的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數學科成績較好。一心希望努力考入大學,唸數學。可惜,自己無論如何努力,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我開始疑問:「數學科,自己是否真的有天份?」我還覺得,是上帝使自己沒有智慧學習。多年後的自己,沒有取得較高的學歷。我再問上帝:「我人生的學歷,是否已經到了極限?」沒有技能及學歷的自己,再加上沒有交際能力的自己,面對急速轉變的社會,我看見是灰暗的前路。

 

生活潦倒:

返教會後不久,我踏入人生新的階段─「工作」;但我是帶著「與家人破裂的關係的心」及「沒有工作本錢的能力」找尋工作。一面找尋工作,一面重新學習。香港變得很快,自己的節奏根本接不上,加上自身本錢不足,經常被人淘汰。勞碌工作,得不到甚麼,身心疲累;我想起創世記的雅各一句說話:「我白日受盡乾熱,黑夜受盡寒霜,不得合眼睡著,我常是這樣。(創31:40)」時間一年年過去,自己的負債越來越大。一個機會,真的那麼難?我沒有,更看到,有的人沒有「把握」及「珍惜」機會。再多的機會,對一個「不把握」及「不珍惜」的人來說,也是枉然的。要成功,原來不是有很多機會,而是把握現有機會。多年後的一天,我經濟困難陷於低谷;連家人託付給自己唯一的事,也幾乎作不到。突然,我有一次用長途電話與家人溝通,我說一句:「我愛妳!妳愛我嗎?」家人說:「有甚麼說愛與不愛!」我再說一句:「妳仍未回答這個問題。」家人回答:「我愛!」我禱告上帝:「如果祢給我機會,我會願意做得更好。現在,我要先還清自己的負債。」我的負債越來越大。我想起大衛向約拿單所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離死不過一步。(撒上20:3b)」上帝,我離「破產」不過一步。

 

教會的輕視─「第一間教會」的經歷:

「他還說話的時候」是約伯記第一章3次重複的說話,是我返教會初期,3次面對的沖擊(家人、學業、生活)的開始。初次踏入教會生活,每次星期日,總帶著盼望的心到教會,聽上帝訊息;也尋找一處寧靜的地方舒緩一星期的勞苦。不過,原來教會的生活,主要就是說「人有罪」。對當時面對生命沖擊的自己,我感覺不到太多的支持;說出來也沒有用。如是者,一年年過去,生活處景未見氣息,也沒有當時教會的禱告支持。當我再次留心看聖經時,突然看到很多「上帝祝福及拯救」的經文。其實,「上帝祝福及拯救」是非常實在,當時的教會領袖及弟兄沒有勇氣奉主的名要求「上帝祝福及拯救」臨到,但他們很有勇氣奉主的名說出「上帝的最高標準(對罪的理解)」是甚麼。雖然我明白他們的難處,但知道這樣下去,自己會捱不到。終於,多年後,我決定暫時離開「第一間教會」。在到了「第二間教會」後,我沒有忘記自己是「第一間教會」的弟兄的身份;始終是多年情。後來,我在「第二間教會」準備「洗禮」。我憶起「中學老師(黃Sir)」(我「第一間教會」的導師),很希望他能出席自己的「洗禮」。我通知他,滿懷希望他為此而高興。正正在受洗前約十天的一個晚上,我與他電話交談,他表示「質疑我的信仰」。那刻的心情已經不是我的文字可以形容。我唯有向他解釋,希望他不要誤會。我向他表示:「我中文科公開試的成績是『Unclassified (不予評級)』。」我以為他會因此明白自己是語文表達力弱,才導致他誤解自己。結果是無用的。當時我真是很怨他。當年,我知自己成績差,很早要求他為自己禱告上帝求智慧,他只說「上帝有祂的旨意」。我未能升學,要工作,但又知道能力不足,要求他為自己禱告上帝求能力,他又說「上帝有祂的旨意」。到了這刻,你又是否相信是上帝沒有給我表達的能力?如果你禱告是「上帝有祂的旨意」,你應該知道我能力的限制是從上帝而來。你看了聖經多次了,你究竟看到甚麼?結果換來只有「聖經經文」大戰。他一句經文質疑我,我一句經文回應他;來來回回不知多少次。那刻的思想:「他好似不是我原來認識的『中學老師(黃Sir)』。」我當時下定決心,我無理由到了此時此刻,連「因信稱義」也掌握不到,被人挑戰;「因信稱義」是上帝制定的。最後,我只是問他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究竟我是否得救?」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說了一堆我也記不起的離題答案。很痛,個心真是很痛!我相信他知道答案,但沒有說出來;「第一間教會」的導師一直教導信徒跟隨耶穌基督要「捨己」,他捨了甚麼「己」?連這個問題也不能「捨己」回答,你還一直以「上帝的最高標準(對罪的理解)」教導下一代?你對上帝的「聽命」在那裡?你對上帝的「順從」在那裡?難道你的教導只有「獻祭」及「公羊的脂油」?我寧願你答:「一個人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並不表示這人可以得救。」因為,我們還可以再探討下去。很短的一剎那,我腦海浮現與他一起走過的「天路」:「無論自己發生多少事,我還是最先通知他;他陪伴自己經歷我與家人關係的破裂、公開考試的失敗及我生活的潦倒。」最後,當晚不歡而散,直到他外母死了,我才在靈堂見到他。見他時,我再沒有以往對他的關心。一個重情的「亞成」對一位陪伴自己同走天路的弟兄不再有情。我第一次對教會領袖運用「否決權」。

 

「禮拜堂」的經歷:

在我還在「第一間教會」生活時(已經到了後期),我經歷到人生最低潮時期。我已經確信「第一間教會」的人是不能接受自己的經歷。我到處找尋可安息的地方,後來到了一間「禮拜堂」禱告,安寧自己的心。這間「禮拜堂」見證了我離開「第一間教會」及到「第二間教會」的時期,我幾乎每年的生日,也是到這間「禮拜堂」渡過一整天。在我準備到澳洲前,我到了這間「禮拜堂」禱告,也向職員說「再見」。我想起在這間「禮拜堂」幾年的經歷。記得在這幾年內,我問這間「禮拜堂」的負責人三個問題:「如果我無錢,你們仍然會讓我在這裡結婚嗎?如果我想選擇平日,而不是星期六日行禮,你們會考慮嗎?我不喜歡基督徒的女孩子,如果我選擇非基督徒的女孩子,我仍然可以在這裡結婚嗎?」這間「禮拜堂」的負責人表示,不需要擔心錢,即使你無錢,我們也可以讓你在這裡結婚;正常行禮的日子是星期六日,但如果你想選擇平日,我們也可以給你;只要你找到一生所愛,即使你選擇非基督徒的女孩子,「禮拜堂」的門一樣為你打開,你仍然可以在這裡結婚。我很驚訝這間「禮拜堂」負責人的回答,但多謝他們的支持。我會記得你們!

 

教會的重視─「第二間教會」的經歷:

自從正式在「第二間教會」生活後,經歷多采多姿的生活;教會的事奉多了。某一天,我突然想起「第一間教會」的經歷,心想:「如果我再次離開教會,會否永遠離開?我與上帝的關係似乎欠了一個『洗禮』。」我開始詢問「洗禮」。在「第一間教會」的導師(「中學老師(黃Sir)」)當晚的否定後,我問「第二間教會」的負責人:「如果我『洗禮』後便離開教會,你們仍然讓我洗禮嗎?」他回應表示,教會只是代上帝執行地上的工作,一個信而選擇受洗的人,我們不會阻止他的洗禮;所以,我們仍然讓你洗禮。洗禮當天,我小學三年級時的班主任(陳老師)到來見證及恭喜自己;施洗者說一句:「禱告是不會白費。」多年後,自己選擇到澳洲,「第二間教會」的傳道人「林教師」在我離開前問我:「你願意成為我們教會的使命會員嗎?」我回答:「我想維持現況!」後來另一位傳道人「葉教師」問我原因,我表示放不下對「第一間教會」的仇恨,但我已經應承上帝,不會禱告要求上帝為我申冤。將要離開「第二間教會」前,我答謝兩位傳道人「林教師」及「葉教師」,多謝他們一直的支持,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認識你們先於『第一間教會』,我教會生活的歷史會如何改寫?生活會否更快樂?」「第二間教會」的牧師為我將來澳洲的生活作祝福的禱告。

 

生活改善:

在自己的工作成就方面,一直是「零」;我的事業從來就是在起跑線上。相信「第一間教會」的導師及弟兄是最清楚。到了「第二間教會」生活初期,生活仍然是困難,但不再潦倒。我與「第二間教會」兩位傳道人「林教師」及「葉教師」說:「你們給我的支持,使我暫時忘卻經濟上的困難。」在面對「洗禮」階段,我開始一份新的工作;收入不高,但穩定的工作。如是者,我平靜安穩渡過一段時間;其間,我開始與家人關係有些少的好轉。「人際關係」似乎是自己最難處理,在這份「收入不高,但穩定的工作」裡,我很快便再次面對這個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我開始問上帝:「如何是好?」我不停反思及改良自己的工作方式;雖然指責的次數少了,但每次的指責聲線強大了。我再問上帝:「如何是好?」終於,同事指責我的錯誤出現了「錯誤」,而且次數越來越多。一段時間後,我似乎發覺這不是「事」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禱告,我勇敢地辭職;寧願再選擇面對「經濟困難」。果然,我經歷到最危險的「經濟困難」,信用卡最低還款去到要提款3次;我離「破產」不過一步。正正就在此刻,我終於找到一份真正穩定的工作;在學校工作。我想起「一個機會,真的那麼難?」那麼有了,便好好把握。把握機會,從來就是成功的開始。正當我享受安逸的環境,自己開始有能力還清欠下的卡數時,突然,一個長途電話,提醒我多年前所作的禱告:「我禱告上帝:『如果祢給我機會,我會願意做得更好。現在,我要先還清自己的負債。』」我決定放棄這份真正穩定的工作,選擇到澳洲修補這段與家人的關係。當我正式遞上辭職信時,校長說:「『亞成』,當我知你打算離開時,我一直沉默;因為你可能會回心轉意。但既然你已經決定了,尊重你的決定!」我自己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在工作的初期便找到這份工作,我生活的歷史如何改寫?我會否真的留下來?」不久,校長表示,你不要沉默離開學校。既然你一直與同學關係那麼好,早會上,你向他們說「再見」。當我向同學說話時,表達出「…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備的條件,就是懂得愛一個會愛自己的人。如果連一個愛自己的人也不懂得愛,這個人又怎會成功。…」同學將自己的說話總結為「愛的宣言」。修補與家人破裂的關係,是我當時首要的工作。後來,「女同學杜小姐」寫上祝福的話給我:「若然你的人生是先苦後甜的,希望各種日積月累的經驗,會讓你的人生一直甜下去,也找到你心中的那個『她』,讓她感受『情』的美好。要記著,苦日子已經過去了,我們眼前這個很好很好的阿成,才是實實在在的,正要開展屬於他的人生呢!=D 加油!我們都會支持你。」

 

學業的進展:

一直以來,自己的學業成績並不突出;公開試經常「唔合格」。幸好,香港讀書有個制度叫「Mature Applicant」;只要到了25歲或以上,便可以無需學歷申請任何課程。後來,我在夜校選擇修讀「工商管理學」。結果,非常戲劇性地取得「Credit in Higher Diploma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成績;我的學歷終於可以上一層。及後到了澳洲,從英文班,到TAFE,終於到了大學讀書;是在最喜歡的大學裡修讀最喜歡的科目。我自己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早期已經考到大學,我學業的歷史如何改寫?我會否是修讀數學而不是現有的學科?」

 

與家人關係的復和:

一番與家人的對話:「我說一句:『我愛妳!妳愛我嗎?』家人說:『有甚麼說愛與不愛!』我再說一句:『妳仍未回答這個問題。』家人回答:『我愛!』我禱告上帝:『如果祢給我機會,我會願意做得更好。現在,我要先還清自己的負債。』」一個長途電話,終於讓我嘗試踏出一步到「澳洲」修補這段關係。但,申請Visa的過程並不順利,要找律師。雖然如此,終於在限期前收到領事館的回覆(節錄):「Please be advised that the abovnamed application has been decided for approval and the applicant has paid the 2nd instalment in our Hong Kong office. Original receipt will be returned together with all letters and passport. I will send all the letters to you and a set copy to the applicant in Hong Kong. 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 the reason of the limited time frame so I need to contact the applicant in Hong Kong directly.」準備入境前,我重看這十多年來,家人寫給自己的信;我會好好保留它們。登機前,我致電給我小學三年級時的班主任(陳老師)說再見。澳洲的生活並不容易適應,但我沒有回頭路。幾年的努力,無論我與家人遇到多少意見不合,我記得這個「修補與家人關係」的機會,是向上帝祈求的。我最終沒有浪費,修補了與家人的關係。在宣誓前的一刻,我自己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家人沒有到來澳洲,我在香港的生活會如何?會否很愉快?」時間不會向後走。我站起來,手握聖經,面向監誓官,說:「From this time forward, under God, I pledge my loyalty to Australia and its people, whose democratic beliefs I share, whose rights and liberties I respect, and whose laws I will uphold and obey.」坐下,說了一句「So help me God!」回家後,我向家人說:「我完成了!」我想:「妳開心嗎?上帝一直在我身上為妳的勞苦說話,『愛的宣言』的女主角─我的母親;願上帝祝福妳!但上帝在誰身上為我的勞苦說話?」

 

理解的經文(天路上):

如果這樣,如果那樣,但歷史又怎會有如果?不過,生命可以有如果。「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神的國。尼哥德慕(尼哥底母─Nicodemus)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約3:3-4)」上帝讓我經歷很多,但祂每次給我如果;如果生命可以再次嘗試,我會如何做得更好;沒有浪費上帝給我的「如果」。「再黎過」就是「重生」。

 

天路歷程的中途站:

天路歷程未完,仍在進行中;我有幸成為其中一份子。我不停尋找生命中的機會,明白了「人是回望過去,展望將來,但卻忽略現在。」做好最簡單的事:「在找尋機會的同時,更要把握現有的機會。」上帝,多謝祢使我成長路上的經歷可以不停的「重生」(即是「再黎過」)。想起了一首詩歌「開拓天國土」:「榮幸,是接受救主的使命……離開烏托邦,開拓新的天國土,榮耀頌讚歸於我主。」在我成長路上至今,祢是以斯帖記的上帝。

 

等待上帝:

見祢面的一刻,祢會向我說甚麼?祢會向我說「Don’t think yesterday! This is the past!」嗎?我等待越過天路歷程的終點線。

 

 

澳洲─我與平輩合照(2012)

 

澳洲─我與家人的合照(2012)

 

亞成

 

Facebook Comments